踏入大庆石化公司的生产园区,现代化生产设备正有序运转。相关负责人介绍,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,为有效节约用水,他们投资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污水处理设备,打造了一套高度智能化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,不再直接排放,而是通过这套系统进行深度处理。经过多重净化工序,污水摇身一变,成为符合生产标准的“再生水”,重新回到生产线上,实现了水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。这一举措,不仅大大减少了新鲜水资源的取用,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,更显著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压力,为生态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大庆石化公司公用工程二部生产技术组常务副组长陈岩说:“现在我们中水回用可以达到每年500多万吨,同比增长了91%。同时,我们的红旗泡源水和地下取水量减少了60多万吨,我们的污水总外排量也减少了190万吨,实现了节水减排。”
水尽其用,方得长流。坐落在红岗区的哈药集团三精大庆玻璃工业园,针对生产加工药用玻璃瓶需水量大的实际,在工艺流程上进行了提档升级,把过去窑炉冷却循环水直排,改变成现在的回收再使用,大大节约了用水量。
哈药集团三精大庆玻璃工业园工程设备部经理李达介绍:“企业现在同以前比,每年节水量能达到28%至30%之间,以前年用水量大约6万多吨,现在将近4万多吨。”
在我市各企业高效生产的背后,一场关于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“绿色变革”,也逐步向着智能化方向悄然改变。
石油石化以及伊利蒙牛等我市越来越多的辖区企业,都在生产各环节陆续安装计量终端装置,达到智能化的用水管控节约集约效果。并健全节水生产管理体系,将节水纳入年度员工考核指标体系,有效驱动节水工作向着科学化、常态化方向迈进,为全市的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